今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潘承洞诞辰90周年。
潘承洞
身为科学家,在终生挚爱的数学领域,潘承洞以全面系统论述“哥德巴赫猜想”而闻名于世。在国际数论界,人们把潘承洞与华罗庚、王元、陈景润并称为中国数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作为教育家,潘承洞自1961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到山东大学工作后,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乐教爱生、立德树人。在学生心里,导师如父,不言自威,其实他把每个学生装在心里,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倾注关爱;于山东大学而言,他奖掖后学、提携青年教师成长,为山东大学今天的学科布局和特色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说:“潘承洞先生在山东大学发展关键时期对数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学校整体发展,乃至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所展现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样一种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也正是科学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的共通之处。我们敬仰他、怀念他、学习他。”
不断探索,勇攀高峰
数学,是潘承洞一生的学术根基与不渝追求。
潘承洞生于1934年,苏州人。潘家是大家族,“崇文、重教、修身、报国”的家风,自幼根植于他心中。1946年8月,潘承洞考入苏州振声中学初中,1949年毕业后考入苏州桃坞中学高中。读高中时,教他数学的是上海、苏州地区有名望的祝忠俊先生。一次,潘承洞发现《范氏大代数》一书中一道有关循环排列题的解答是错的,并作了改正。这使得教了20多年书的祝老师对他不迷信书本,善于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才能十分赞赏。
潘承洞(右一)在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成立大会上
1952年,潘承洞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那是近代解析数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为了研究数论中的著名猜想,一些重要的新的解析方法被陆续应用于此。
那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回国不久,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哥德巴赫1742年写信给欧拉,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著名数学猜想表述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几百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诸多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前赴后继。
潘承洞1956年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翌年2月,他成为著名数学家闵嗣鹤的研究生。当时全国高校刚调整院系,江泽涵、段学复、戴文赛、闵嗣鹤、程民德、吴光磊等著名学者为他们讲授基础课。闵嗣鹤对潘承洞循循善诱,引导他选学了解析数论专门化。他也在此期间参加了华罗庚组织的研讨班,并从此与哥德巴赫猜想、与数论结缘。
作为纯粹数学的分支之一,数论高度抽象,其研究对象是数学本身,主要研究自然数的性质。数论通过对数学理论、数学方法、数学体系的研究,揭示数学的规律和本质。即便在数学领域,数论也是一个富有魅力但也特殊的存在。它的特殊在于,即便研究几年乃至十几年、几十年,也可能做不出成果。但由于有许多简明而美的猜想,数论持续使各历史时期的数学家为之着迷。
潘承洞执着地投身于此,在国内物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倾尽全力做世界上最难的题。1961年,潘承洞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但他并未放弃研究。他对匈牙利数学家瑞尼的研究工作做了改进,试图证明“1+5”。他不断通过信件向王元告知自己的研究进展。晚年时,王元曾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匈牙利数学家瑞尼于1947年证明了(1,C)即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不超过C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哥德巴赫猜想本质上就是(1,1),但C的上界是什么?若用瑞尼的方法来计算C,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人愿意干。潘承洞天才地洞察到瑞尼关于(1,C)的证明实质上依赖于一条素数分布的中值公式,其中有一个参数Z,而C的值则依赖于Z。Z愈大,则C愈小。按瑞尼的方法,Z是非常小的。潘承洞对这个问题作了重大改进,证明了Z=1/3时,这一中值公式就成立,并导出了(1,5)。”王元说潘承洞心胸开阔,淡泊名利,不与人争,在数学界有口皆碑,自己很喜欢与潘承洞交往。但当时他对潘承洞的证明是怀疑的。王元坦言,当一个数学家做了一项研究工作而受阻后,往往不会轻易相信这方面的进展,这是对自己的迷信和偏见,他在证明了“2+3”后就陷入了这种“思维怪圈”。
王元对潘承洞的证明不断质疑,潘承洞持续加以解释,彼此的信都写得很长。那段时间潘承洞给自己的未婚妻李淑英只写了两封信,却给王元写了60多封信,可见“拼搏之激烈”。
最后,在无可争辩的情况下,王元承认了潘承洞的证明结果“1+5”。
1963年,潘承洞、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潘承洞发表了论文《表大偶数为素数与一个不超过4个素数乘积之和》,论证了“每一个足够大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一个不超过4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些成果将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推向世界领先地位,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实现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关键性突破”。
当时李淑英也已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山东大学。在李淑英心中,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潘承洞埋头计算,连计算机也没有,只有一个平板的计算器。“有时,我也帮他算。”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物质匮乏。为了给潘承洞增加营养,李淑英经常周末走很久去赶集,买来一点点食物改善生活。而潘承洞,则把全部精力投入科研,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让他沉浸研究心无旁骛。直到今天提起,李淑英还难免“埋怨”:“他光知道坐在书房里搞研究。”
其实潘承洞不是个书呆子,相反主张“勤奋,还要有张有弛”。生活中他是鲜活的、蓬勃的。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曾在山东大学执教的郭同文曾如是描述潘——在生活上,潘承洞也是情趣广泛的。人们都清楚地记得,这位当年北京大学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几次蝉联全系职工乒乓赛冠军时那敏捷的推挡,凌厉的扣杀。每当数学系要推举参加桥牌比赛或象棋比赛人选时,大家会不约而同地首先想到“老潘”!
凭借在数论方面的突出贡献,1978年,潘承洞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82年,因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突出贡献,潘承洞与陈景润、王元一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9年7月,在英国达勒姆举行的国际解析数论会议上,潘承洞应邀以此作了一小时的报告,题为《一个新的均值定理及其应用》受到世界各国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
做数学研究,是“有”与“无”的博弈。很多著名的猜想、题目,数学家可能终其一生而终不能得。潘承洞曾说,做学问是最累人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毅力。即便此后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他也始终未放弃对数学的研究。
他和弟弟、同为数学家的潘承彪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一书,是“猜想”研究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被国内外数学家评价为“成功的再创造”、“解析数论研究宝库中的又一新作”。
1991年,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成为国家首批建立的五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后被命名为“潘承洞班”。
他生前最后一组论文的构想和演算,就是在一次去北京出差的火车上完成的。
躬身教坛,为国育才
培养更多数学家,鼓励更多青年投身科学,成为潘承洞从教后的重要命题。在山东大学30多年中,他为大学生、研究生开设了10多门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数学、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阶的估计、计算方法、初等数论、拟保角变换、素数分布、堆垒素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等等。
潘承洞(前排右)60岁生日时,他的研究生与潘承洞夫妇合影留念
出任校长后,潘承洞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讲透精华,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他讲课风趣幽默,善于把一个枯燥的数学知识点讲得生动形象,谈笑风生中将问题讲解清楚。曾有学生在谈及潘承洞的数学课时表示,“数学课上哈哈大笑是多么难得,但潘校长的课就是这样轻松,令人难忘。”
作为一个时代的楷模,潘承洞的数学成就和治学精神鼓舞、指引了更多青年投身数学研究领域。潘承洞的博士研究生,现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求是特聘学者蔡天新,1978年参加高考,正是受潘承洞的影响报考了山东大学数学系自动控制专业,“我高考那年,徐迟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此文还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大二暑假时,蔡天新基本确定将来跟潘承洞做数论,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他投入潘承洞门下。
在蔡天新记忆中,导师潘承洞更多鼓励他们自己寻找课题,自己探索,“是位放手型的老师。”彼时年少,蔡天新对导师这样的培养方式并没有太多思考。而今自己也成为教授,他才恍然自己已在不经意间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自我驱动、自我探索。“有一次他来听我们的数学分析课,课后发表讲话,并就课上的一道例题即兴发挥,推导出了更为深刻漂亮的结果。这对我很有启发,甚至在我后来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时也派上了用场。”
山东大学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建亚,也是出于对潘承洞的敬仰,在大学毕业、当了几年数学老师后,决意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师从潘承洞攻读博士学位。
1989年暑假,刘建亚第一次在山东大学主楼办公室见到导师时,这位在世界数学界享有盛誉的数学家,正在挥汗如雨地看文件,办公室没有装空调。刘建亚记得,潘承洞只跟他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谈话,而后说“关于数论,就这么多内容,你要自己探索方向。”
做潘承洞的学生,需要有相当的基础,更需要有课下自学的毅力和自觉。他不会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中去讲那些学生经过自己学习就能够掌握的东西,而是因材施教,给予方向上的指引和方法上的指导。1994年,刘建亚的博士论文取得一定进展后,向导师潘承洞作了简短汇报。“我当时还挺期待老师给予肯定。不料,老师却说,‘不够好,还要取得更大进展。’”他的选题是关于非线性素变数三角和在小区间的估计。尽管几代数学人对此已有所探索,但其中的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潘承洞希望刘建亚突破“三次方以上的一般情形”。此后四个多月,在时任执行导师展涛具体指导下,刘建亚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最终解决了这个60年悬而未决的问题。论文答辩时,潘承洞点评道:“这个问题很难,我和陈景润年轻的时候都做过,都没做出来。”刘建亚说,这是他唯一一次听到导师的表扬。
从1978年国家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起,至1997年去世,潘承洞共指导、培养了14名博士研究生和20多名硕士研究生。随着自己担任日益繁重的行政职务,他逐步收起心中直接问鼎数学江湖的梦,将重心更多地放在学生身上,不遗余力推动他们探索更深、更宽广的世界。
他希望学生各有所长,因此学生们大多分属不同的研究方向,各自探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此,他派36岁再次读研究生的于秀源去剑桥大学,师从大数学家阿兰·贝克(Alan Baker)研习超越数理论。1983年5月,于秀源作为新中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在人民大会堂接过博士学位证书,这也是新中国山东省的第一顶博士帽。
他推荐刘建亚到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最终突破美国数学家盖拉格1975年提出的一个猜想,即每个大偶数都可表成4个素数的平方与k个2的方幂之和。此后他在数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优美的结果”,令人瞩目。
凡是大家,便不会囿于一隅,而是将视野投向远方。现在已经无人能说清,潘承洞当年出于怎样的考量,给他的学生王小云推荐了支撑现代经典公钥密码的大整数分解的书籍同时,也向展涛推荐了著名数论学家Andrew Odlyzko基于高维格理论里程碑式工作LLL格基约化算法破解背包密码体制的低密度攻击的经典论文,这篇论文对今天后量子密码(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密码)有重要意义。1987年,在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马绍汉的建议下,潘承洞开始考虑发展数论的应用方向之一的密码学,组建了密码研究小组,包括于秀源、展涛等,并选择了首批两位硕士研究生从事密码学的学习与研究,他们分别是李兆宗和王小云。
“我是1987年开始在山东大学攻读解析数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习不到一年于秀源老师跟我商量是否可以转读密码学,说是潘承洞老师的建议”。“一共谈了两次,第一次倾向于拒绝,但没有明确表态,可能潜意识里还有继续读解析数论的情结。因为一开始学习解析数论时,于老师就将潘承洞老师和潘承彪老师合著的《解析数论》书稿复印件送给了我,这份复印件原本送给于老师校正的。我已经认真读到大约一半,并进入到比较喜欢的状态。等到于老师第二次提出该建议时,我产生了尝试学习密码学的想法”。随后在于秀源和展涛教授密码学的过程中,王小云很快适应了现代密码学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开启了不一样的研究生涯。
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后,王小云在教学之余,潜心研究10年,破解了5个国际哈希函数算法,包括计算机系统广泛采纳和部署的两大哈希函数标准MD5和SHA-1。这是当时世界上公认的两种最安全、最先进、应用最广泛的密码哈希函数算法。密码哈希函数主要用于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也是电子签名和众多密码系统的核心技术、以及区块链的起源性技术。两大哈希函数的破解震惊了密码学界,引起了国际广泛影响,导致了国际新一代哈希函数标准的制定。
2017年,王小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
除此之外,潘承洞的学生中,郑志勇在代数数论领域的工作让他较早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香港求是基金的资助;张文鹏、翟文广、蔡迎春坚持研究解析数论,分别在L函数均值估计问题、Dirichlet除数问题、加权筛法的推广和应用等领域颇有建树和成就,文鹏并在大西北开垦出一片数论的沃土……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
身高1米84、戴一副接近2000度的近视眼镜、又高又瘦的潘承洞,平日忙于工作,话不多。在学生们的记忆中,很少有受到他表扬的时候。他们对于恩师的记忆,多是关于学术方向的点拨,寥寥数语直抵问题中心。
但潘承洞心里时刻装着他的学生们。蔡天新的硕士论文题目《一类数论函数的均值估计》灵感来自潘承彪到山东大学讲学时所提的问题。蔡天新心里清楚,这篇论文在大师看来是篇小文章,但潘承洞不这么看,他亲自把论文推荐给《科学通报》全文发表。此文也让蔡天新于1984年获得了山东大学首届研究生论文大赛一等奖,也是理科唯一的一等奖。
王小云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后,作为青年教师第一次申报项目就得到了6万元的特别资助,潘承洞知道后连拍了几次桌子,“太好了、太好了,比我的科研经费还要多”。这一幕,至今印刻在王小云心中。
在潘承洞九十周年诞辰之际,王小云欣然在重大项目答辩的紧张时段接受本刊采访,深情回忆恩师,“潘老师虽然不做密码研究,但他在我研究密码学的每个阶段,都给予很好的指导与帮助,包括请计算复杂性理论专家堵丁柱、密码零知识证明专家朱洪、对称密码专家蔡吉人等指导并作报告。这几个报告领域也是今天后量子密码研究的关键领域,不同的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数学领域的数学难题,我们必须围绕这些数学难题进行攻关,才可以取得新的突破性成就。要做好密码研究,就是根据需要不停挑战不同数学领域的科学难题,特别要挑战密码与数学、密码与产业交叉融合的科学难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
振兴山东大学,服务国家发展
1986年底,潘承洞担任山东大学校长。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官立大学。素来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在迎来数学家校长后,开始了新的征程。
今日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1984年,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号召,时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潘承洞着手创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现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彼时从济南到威海很不方便,威海分校所在地也尚未开发,办学条件非常艰苦。有山东大学的老同志回忆,潘承洞深一脚浅一脚地去过建设工地多次,力推完成了威海校区的第一期建设,同时实现了第一批招生,拓展了山东大学的办学空间和格局。
20世纪80年代,新旧之交,百废待兴,改革开放大潮初起。结合国家发展的背景与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潘承洞提出“文理并举,新老并进”的治校方针,扶持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学科,并注重后备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各学科教学科研梯队的建设,使得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尽快适应了当时新的社会形势。
潘承洞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任期内,他坚持从严治校,强调良好的教学秩序,重视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教育。此外,他还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校科研水平,使山东大学形成了注重教学质量、勤于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就。在他的发展策略推动下,原本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学科,综合办学实力得到巨大提升,成为文理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潘承洞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人才意识。为了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他力排众议,优先为优秀青年教师安排住房。而他自己,则十几年时间住在家属区南院一套六七十平方米的顶层楼房,空间狭小。
在那个教研人员匮乏的年代,潘承洞力主打破评定职称论资排辈的传统,破格提拔了大量优秀青年教师。1992年底,他主持推出了“破格教授”的政策,即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晋升教授职称可不占用所在单位名额,由学校统一筛选。次年,学校一次提拔了16位年轻教师为教授,最年轻的展涛教授当时只有30岁。这些措施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山东大学得以留住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他的任期内,山东大学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学者、管理人才。其中,展涛和徐显明更是成为后来的山东大学校长。
1991年,山东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潘承洞撰文《迎接挑战,振兴山大》,指出“一个大学要想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必须注重发展高科技,把注意力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上来,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发展高技术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在校长任期内,他还提出“立足山东,服务山东,面向中国,面向21世纪”的办学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山东大学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也赢得了山东省政府和济南政府的大力支持。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211工程”的立项。
2004年,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展涛曾在“纪念潘承洞教授七十周年诞辰”展览上发言讲到,“他(潘先生)特别重视人才,尤其是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正是因为他,影响了一代年轻学者的成长,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矢志科研报国、勇攀科学高峰,是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对潘承洞的评价。“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国际化眼光、战略性思维、全局性谋划,是潘承洞先生的鲜明品质,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继承和弘扬的。他勇闯无人区,两次破解无人敢问津的世界数学难题,在全球首先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5’和‘1+4’命题,其贡献为中外数学大家所赞誉。”李术才说,“潘先生眼光敏锐,前瞻布局密码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山东大学密码学研究从无到有,培养了一批像王小云院士这样的密码理论及应用的杰出人才,为山大在新时代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997年12月27日,潘承洞因病在济南逝世。
故人已去,但后继总有人。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更高更远处攀登。
昔日门下弟子,早已成长为行业中坚,为响应国家需要、推进社会进步、引领学科发展贡献扛鼎之力。而潘承洞当年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教诲,和真心的关爱,则奠定了弟子们一生为学、做人、处世的底色。
潘承洞(后排左六)初入山大与校领导合影。前排左起:邓从豪(左四)、孙汉卿(左六)、成仿吾(左七)、吴富恒(左八)
刘建亚至今记得潘承洞的教导:“搞数学要研究大问题,研究大问题历史会记得你。”2014年9月,刘建亚等完成的“自守形式与素数分布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继1982年潘承洞和陈景润、王元等一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后,数论领域再次有人获奖。他在自守形式与素数分布方面的成就,将中国带入解析数论现代化。
他们也甘愿做后辈的阶梯,不遗余力承托起专业的未来。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执行院长吕广世是刘建亚的博士,刘建亚的治学态度和学术道德都令他敬佩。“刘老师从不会随意挂名学生的论文,只要有他署名的论文,他一定深度参与,甚至是课题思路的主导者,为成果取得作出很大贡献。”
吕广世说,越来越多的学生出于热爱报考山大数学专业,愿意投身到这门纯粹的学科中。他始终记得刘建亚说的话:“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一理念,与潘承洞一脉相承。
在公布了两大国际哈希函数算法MD5与SHA1的碰撞攻击后,王小云于2006年跟国内密码同行一起,主持设计了我国首个哈希函数算法标准SM3。而美国的哈希函数新标准是全球征集的,历经5年时间评估,于2012年宣布了胜出算法SHA3作为新标准。SM3与SHA3一起被纳入新一代的ISO/IEC国际密码标准体系。目前,SM3已为我国多个行业保驾护航,在金融、国家电网、交通等国家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王小云说,潘承洞早期培养的留校工作的学生大都有做访问学者的海外经历,但无一例外按潘老师的要求准时回国,投身于国内教育科技事业。同时,潘承洞从法国引进了彭实戈,开辟了国内金融数学新方向。彭实戈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和非线性期望理论奠定了金融风险度量核心理论体系,为此,他被评价为全球金融数学领域“世界公认的领军人物”。当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人才出国深造成常态,潘承洞的人才回归政策算得上超前布局。家国情怀,深植王小云心中。目前,她的密码团队以自主培养的人才为主力,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常务副院长王美琴就是王小云培养的优秀代表之一。“培养高水平密码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加大密码与产业的融合创新,推动我国密码和网络安全事业发展,”是王小云的主要目标。
从教师到校长,潘承洞在山东大学30多年光阴,将这所百年高等学府带入新的境界,别开生面。他对学科生命力和方向的判断之敏锐、前瞻性之强,令人惊叹。而今,潘承洞雕像静静地矗立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这座他选址、奠基并一手主持建设的校园。穿越漫长的历史时光,融汇于时代洪流,思想之恒久终将克服生命之有限。
时至今日,潘承洞奋斗半生的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没有完全解决,但数学科学从未停止发展。这门并不受现实应用驱动的学问、一个又一个看似毫无现实意义的难题,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不断地推动其他学科的进步。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东大学数学学科获评A+,并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行列。次年8月,潘承洞数学研究所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研究所吸引和聚集高水平科研团队和人才,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前沿科学的探索研究,推动山东大学数学学科再攀高峰。
任友群谈到,山东大学是一所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大学,历史辉煌、底蕴深厚。进入新时代,这一代山大人更有这一代的担当。2021年5月,在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科学指引下,山大人有雄心、有壮志、有底气,在学科发展中凝心聚力,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山东发展、贡献国家大局,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给予更高质量的支撑;为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为国育贤的初心和开拓奋进的勇毅续写华章。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4年第7期 ]